在发布了“投资人拉已投企业创始人参会事件”(详见:《关于删帖的回应(真没收钱!)》)之后,我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为国内的创业者撰写一份中国式创业者pitch指南。这份指南将以人性化的方式讲述创投常识,提醒融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会涉及到许多细节。
对于初次创业者和投资行业新手来说,可能从基本概念开始比较适合。这样的讲解可以帮助大家减少信息差。请朋友们补充和纠正,这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
希望未来能够消除大家在网上频繁搜索这些问题的需求。
如何寻找可靠的投资人?
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BP?
在与投资人会面时,有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投资人在初次见面时表现得非常热情,但随后却不再回复我的消息,我想知道原因是什么。
拿投资时,我需要具备哪些数据才能使我的项目更具吸引力?
希望今天能够先给大家分享一篇有用的文章。
基础知识部分
既然我们要探讨创投这个主题,那我想先谈一谈我对创业的理解。毕竟在我们这个领域,重视常识是很重要的。
1. 老板实在太让人伤脑筋了,我已经受够了打工的日子。现在找不到工作,于是想着能不能自己创业赚大钱。当老板看起来很酷的样子,这或许是很多人开始创业的初衷。然而,仅凭这个理由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最多只是一个动机而已。有些员工在表演上班,而有些人则选择表演创业。真正要将想法变为现实,需要有动机、能力和持久的坚持(这种持久至少需要5~10年),方才可能达到目标。
最佳的创业方式是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难题,并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并且有人愿意为此付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成就感和商业回报。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也都是如此,金钱是飞快流动的,如果你追着它跑,它会离你越来越远。(这要求实在太高了,所以才使用了“最”这个词语。其实我一直认为,做小本生意,只要能养家糊口并合法纳税,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尽管许多创业者都梦想能够成功上市融资,但适合选择这条路线的公司在所有公司中不到1%。而且,其中成功率还不到1%。此外,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并随时调整自己的预期。要清楚自己究竟追求什么。上市并非终点,反而可能带来很多烦恼。
创业者并非经过孵化而产生,而是通过市场筛选出来的。没有任何特定的人群注定会成功,也没有一门课程能够教授创业技巧,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吸收和转化为个人独特认知的过程才能成就自己。创始人接收到的信息质量决定了决策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公司的命运。
5. 创业的核心在于推销和销售。不要抱着过高的期望,而是要卖一些你可能比别人拥有优势的产品(更新、更好、更便宜),或者找到尚未被其他人进入的市场。当然,如果还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慢慢积累起来。像张一鸣曾经说过:“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以打造的”。不要对自己的销售能力感到羞耻,消费者并不傻,那些把客户当作傻瓜的人,迟早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6. 无论规模大小,每家公司都可以划分为“销售何种产品”+“完善的支持销售系统”。苹果专注于销售手机,特斯拉致力于电动车销售,海天主要销售酱油,海底捞以火锅为主营业务,而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和百度则专门从事广告销售。简化复杂的事情需要更高的能力。
7. 研发、产品、销售、客服、人力、财务,就像一个不断运转的机器中的各个齿轮一样,紧密串联在一起。当所有环节都严格遵循标准并且不易出错时,整个系统便更容易复制,运行也更加顺畅。相比由人员组成的体系而言,由代码和机器构建的体系更具可控性,因为人们总会犯错。(类比:软件公司VS家政公司)
很多顶尖的创业家都认为,处理人际关系是他们生活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比起编写代码或将人类送上火星,它更加困难得多。(哈哈哈,我正在阅读《马斯克传》时有此感触)AI之所以如此火爆,也是因为人们相信它未来能够更多地取代人类这个不稳定的生产要素。
8. 创业的本质在于创造一个能够持续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而融资则是为了获取企业所需的“金钱”这一生产要素。投资回报源自于参与关键生产要素组织的机会,最终实现对资产收益的分享——其核心在于拥有优质资产。
9. 在职场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位置,让自己在企业内部的层级更加紧密,并注重实现性价比。实际上,考虑一下,老板所主导的公司不过是社会分工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在你被老板施加压力的同时,老板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客户的压力。这样想是不是会感到更加愉快呢?
关于融资:如果你不具备出色的能力和成就,最初阶段应该避免考虑机构融资,而是先从建立人脉关系开始。把融资当作唯一目标是本末倒置,等于诈骗行为。有经验的投资人只需几句交谈就能嗅出投机的味道。让别人自动来找你要比一个个乞求他人要好(后续可以提供方法)。
通常情况下,当你最需要资金的时候,不要选择融资。因为这时已经来不及了。
11. 当风来临时,不要随波逐流,牢记风一定会迅速离去(速度超乎你的想象)。了解自己的实力很重要,掌握节奏至关重要。尽管你现在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但仍有可能犯错——这是人性使然。当你看到银行账户上有许多零的时候,很难不被迷惑而画出更大的蓝图,开展新的业务线,招募更多员工(暂时只想到这些,不再详述……)
无论你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多么丰富的经验,无论你是科学家还是高管,大部分人在面对创业并寻求资金投资时,最初都会感到困惑不解。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专注于的领域。一级行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存在许多只有内部人才知道的潜规则。
应该是下一篇文章大概率会涉及到以下内容:
行业划分是如何进行的?
我应该怎样评估我的项目是否适合融资?
此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佩妮Penny的世界(ID:penny_world258),作者为佩妮小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