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背景

KIMI 探索版震撼登场 今天有一部分小伙伴登录 Kimi 网站的时候,发现会话窗口冒出了个特别的提示。

bdae4544-8cc3-491f-95fd-7ea70ae1b5c0
68402b0e-283b-447e-aa0d-f1fd9935cdea

Kimi 新出的这个东西叫“kimi 探索版”,实际上就是有深度推理加持的 AI 搜索。

大家还记得以前咱们对 AI 助手的那些吐槽不?

  • “问个问题还得一点点教,累死人!”
  • “搜索结果老是不沾边,急死个人!”
  • “复杂问题?别指望了,还是自己动手吧……”
  • “OpenAI 的 o1 模型是挺好,可我又不是天天敲代码、做理科题呀?!” 不过现在,这些麻烦事儿都可以拜拜了!

因为带着超强的“深入搜索”能力的「Kimi探索版」能够解决你的烦恼!

具体是什么功能呢?

深度推理功能

拿到问题以后不是直接回答,而是先经过深度推理,然后一步步完成回答

问:把三国战役地点标出来,对应现代的城市和地区。 Kimi 先来了一波思维链拆解:

9f8765aa-6e9f-401d-b44f-8769d67524ef

搜索三国主要战役→找找三国战役地点→再找每次战役对应的现代城市和地区。 接着,爬了 185 个网页链接。

b00cfc71-8551-45fc-a26c-29cbb7dc6ea9

这 185 个链接,要是我一个一个去搜。讲真,这一天时间都得搭进去。 最后,给出了一个简洁明了的回答,总结了 41 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以及它们对应的现代地点。

c630d245-6c9f-4803-9c68-df825b09835d
  • 再比如文学作品人物生日的计算难题。 问:甄嬛和薛宝钗的生日间隔多久呢?这个问题可不简单,涉及不同的文学作品,还得算农历,好多 AI 遇到这种问题容易出错,就像下面这样。
cd43a661-201b-43bb-bf8a-7ed9be8ca207

或者像这个,虽然搜到了生日,但就是不肯计算。

430b32d0-724c-400d-bbb9-2c0037105ac2

那我们来看看 Kimi 探索版表现咋样?

e10aac5c-d7fb-47b0-8bb8-2ef673f2a3b9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人类计算方法。先确定两人的生日,接着一步步去算,最后把结果累加起来,这里面可没什么捷径可走。只有按照思维链,一步一步推理、计算,才能得出唯一正确的结果。

自我反思机制

Kimi 除了会分步骤进行搜索推理之外,还多了个反思层,不过这个反思层不是每次都启动。有时候 Kimi 回答完问题后,会觉得不太满意。这时候小蓝机器人就会蹦出来,开始自我检讨

比如说我问了个问题:“要是所有钢琴都定期调律,估算一下北京得有多少全职钢琴调律师?”Kimi 就会像往常一样,先把问题拆解,然后去搜索。给出答案后,要是发现数据查错了,它就会自我反思,重新再来一遍,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2fbbcc8d-a866-487a-86d4-68bc8c565e44

真的太赞了。它的搜索思考方式,越来越像人类的脑回路了。

Kimi 多任务处理

十一假期刚结束,不少小伙伴回来就抱怨:“人太多了,玩得真累!”“攻略没做好,花了好多冤枉钱!”。

要是在出游前让 Kimi 帮我们规划路线和相关信息,是不是以后出游直接起飞!

比如我问:“我想去日本玩,可只有 3000 块预算,怎么才能把这笔钱高效利用起来呢?帮我弄个详细的表格吧。”

b4bf472b-418c-4664-9233-98ccab6bafd6

可以看到,Kimi 收到问题后,马上开始行动。

  • 搜索日本旅游预算方面的信息。
  • 查找具体的费用明细。
  • 琢磨旅行日程安排。
  • 规划出详细的日本旅游行程表。3000 块去日本玩 7 天 6 晚,Kimi 真的很努力了。

「Kimi 探索版」不只是会搜索,它还能像专家一样思考问题呢。它能把复杂问题拆解开来,想出解决办法,一步步得出结论。就像上面那个日本穷游规划。

以后出游不用愁,出发前多问问 Kimi,说不定能省不少钱!

KIMI分析 Steam 游戏销量并给出购买建议。

Kimi 会先搜索现有的销售数据,接着找推测模型,最后给出答案。回答得特别详细。

b72f6362-19ea-42bb-844c-4c72fff04d93

思路很清晰,数据也基本都准确。好玩的是,Kimi 搜索现在不仅能调用公式计算,还用了两种预测模型呢。看到线性回归、指数平滑这些数学公式的时候,我都傻眼了。回答的思路简直完美。 27c34ff3-fad2-49c5-9564-334dff6ed0a9

优点

这次做得很实在,有点联网版的 o1 的味道。但它比高高在上的 o1 更实用,也更符合普通老百姓的使用需求。

整体的流程是,拿到问题不瞎冲,先拆解、再推理,最后给出答案。其实就是思维链 CoT 的那一套。用在 AI 搜索里,搜索体验非常不错。

经过思维链强化后,Kimi 有思考步骤、有逻辑、有意识,更像人的思考方式。这才是从搜索引擎到 AI 搜索的真正进化。

能像人类一样思考,AI 搜出来的结果自然更准确、更实用。这,才是真正的好用户体验。

不足之处

Kimi 的模型很不错,就是没数据。

现在很多优质图文都在微信公众号、头条、以及视频平台抖音、B站里,虽然这些平台自己的AI功能不咋地,但是数据多啊,就这一点就很强悍了。这年头数据被垄断,纯做技术可太难了。

灰度测试阶段,没有覆盖全用户

总结

这才是从搜索引擎到 AI 搜索的进步。能像人一样思考,AI 搜出来的结果自然更准确、更实用。这才是真正的用户体验。

我能看到 Kimi 在努力做到这一点。他们不追求大模型的分数,也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就踏踏实实地做好“AI 助手”。总是在想怎么让 AI 更像人。Kimi 真的没让人失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