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由「三联生活周刊」独家创作。

数字游民是一种备受青睐的生活方式,这得益于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无论是为了故土情结,还是为了寻求宁静美好、生活成本较低的小城市或乡村,许多人选择在那里安家,并通过大量的短视频和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经历。他们认为:“我在大城市赚钱,何必不去小城市享受生活呢?”确实,没有任何问题,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但前提是,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同时确保能够接受并满足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不是盲目地追随流行趋势。

剧照:《去有风的地方》

城市和农村、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人口密度。陆铭教授是研究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劳动经济学的权威,他在《向心城市:迈向未来的活力、宜居与和谐》一书中提到:“城市本质上是方便人与人相遇的地方。”大城市富有商机,小城市适合安家落户,这意味着对于低成本、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同。然而,对比大城市,小城市的生活品质如何呢?陆铭教授通过研究指出,高人口密度背后暗藏着人性的基本需求:“人并非仅为赚钱而存在,也是消费者。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多地消费服务,越来越需要高质量和多样性的服务。绝大部分服务产品无法运输、无法储存,只能面对面交流,同时进行生产和消费。高人口密度就意味着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更容易碰面。”

剧照《三十而已》

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大城市能够提供更丰富、更优质和更多样化的服务,这是因为它们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很大,其中的因素也很复杂,因此仅凭单个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比较可能不太客观。然而,在一个城市内部来看,高人口密度区域和低人口密度区域之间存在生活质量和多样性的差异。陆铭教授通过对上海市不同区域餐饮消费数据的研究发现,餐馆数量最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内环线以内的地区。内环和外环之间的餐馆数量也呈连片分布的格局,但与内环相比要少一些。至于郊区和郊区城镇中心,则餐馆的分布较为分散。除了考虑供给数量外,陆铭教授还研究了服务质量和多样性,结果显示,无论是餐馆的质量还是菜系品种的多样性,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尤其是内环以内。

《北京女子图鉴》剧照中描绘了生活中除了消费外,还需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重要性。陆铭教授指出,上海的学校、医院、文化服务设施以及国有金融机构等服务机构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不仅与数量相关,还与质量有关。陆铭教授的团队通过对上海市城市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夜间人口密度每增加1%,投诉处理的时间可缩短约0.15%~0.16%。这表明,常住人口在空间上集聚时,政府的治理半径变小,相关部门的执法距离缩短,进而提高了治理效率。”有人可能认为自己的生活只是简单的居家日常,不需要复杂的服务。在大城市通过远程办公赚钱,然后在小城市安居乐业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然而,对于远程办公的适用范围和效果,目前尚无明确共识。疫情爆发导致全球许多公司不得不采用远程办公方式。美国已有不同机构对远程办公的效果和影响进行研究。腾讯高级顾问、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院长席教授廖卉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哈佛大学商学院和纽约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收集了电子邮件数据后发现,远程办公后人们平均每天多工作了48.5分钟,而其他规模较小的研究甚至得出了3小时的结论。

剧照《不要抬头》

在工作中,员工之间需要相互讨论,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并且还需要进行沟通和互相谅解。如果选择远程办公,可能会导致效果不如在办公室好。廖卉指出:“一篇心理学的分析发现,当远程办公每周时长超过2.5天时,就会对员工和同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造成损害。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没有茶水间的闲聊,我们该如何维持与同事的友谊,如何保持社会资本的联系呢?”因此,远程办公会影响人际关系。如果缺乏与领导的沟通,可能会导致对工作的理解不够深入或存在歧义,从而影响工作效果。如果缺乏与同事的沟通,可能会减少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陆铭教授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当代城市经济学的重要发现是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尤其是通过人力资本外部性的途径,在个人层面最终体现为生产率和收入的提高。”因此,在决定工作地点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工作体验,以及晋升和职业发展是否会受到影响。

剧照《我在异国他乡的生活过得很不错》

选择居住在大城市或小城市,以及是否采取远程办公方式,都需要考虑所从事的行业和岗位的适宜性。2010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布鲁姆与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合作进行了一项远程办公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远程办公组不仅工作绩效提升,员工也有更高的满意度和较低的离职率。然而,这个试验实际上有一个前提条件:参与试验的员工从事的是接听顾客电话的机械化工作。布鲁姆教授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认为,对于机械化工作来说,远程办公效果越好。至于创造性工作和团队工作,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在疫情期间,芝加哥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对不同行业中可实施远程办公的程度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美国有37%的岗位可以完全在家完成工作。大城市挣钱,小城市安家,如果远程办公成为主流生活方式,就不能仅仅依赖于员工的意愿,整个公司还需要在组织结构和管理等方面全力配合。廖卉在她的文章中提到:“搜索引擎公司DuckDuckGo每周会举办一次邻居会议,随机安排四五个平时不一起工作的同事见面,以增强线下联系。”未来对于远程办公的前景尚不确定,各大公司对这种工作模式也存在分歧。在硅谷这个引领风气的地区,就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廖卉写道:“脸书、推特等公司开始宣布将永久允许员工远程办公,而奈飞的CEO则表示,在疫苗批准的12小时内,将让员工全部返回办公室。”

剧照《突围》

在中国,直播带货被认为是互联网上最典型的一种工作形式。虽然看起来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直播,但实际上,规模较大的直播公司主要集中在杭州。这是因为一个主播背后需要庞大的选品团队和供应链系统支持。同样,自媒体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但如果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在大城市设立办公室。因为内容生产需要一个稳定的团队,而大城市更容易吸引人才。实现流量变现需要客户的投放,而这些客户的公司主要位于大城市,甚至是一线城市。

审核:然宁 排版:瓶子

《三联生活周刊》拥有本文的版权,这是一篇原创文章。请在文章末尾分享、点赞,并且持续关注我们的内容!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里。

点击原文,即可一键购买本期新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