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丽莹的采访稿以后,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高认知」?
这是丽莹的原话:
个人感觉,高认知其实就是一种信息差。为什么我们会说一个人是大佬,恰恰是因为他掌握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
我在登记处总结了“韭菜公式”,韭菜=懒得+没有内化。
试着总结一下“高认知”,高认知=信息差+有效知识差+经验差。
看看,同样是同龄人,丽莹总结对了两点——她为什么能总结出这两点?
信息差
所谓信息差,其实是由于信息壁垒造成的——不同的信息来自于不同的“渠道”。
所谓渠道,既包括人的因素,也包括平台的因素、生活环境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因素、朋友圈的因素……
简单总结,信息差就是别人知道的信息,你不知道。
比如他知道ChatGPT的一些资料,你不知道;他知道一些变现的平台,你不知道;他知道一些免费的AI工具,你不知道……
如何避免信息差?
从信息差包含的因素可知,需要平时多观察、多积累、广交人脉、多去体验、多去参与、多去链接才能最大程度减少信息差。
有效知识差
为什么是“有效”知识差?因为知识其实也分有效知识、无效知识,比如感冒了应该吃什么药?怎样写作才能提高质量?怎样工作、生活才能使自己充满“源动力”?怎样在着火的时候求生?……
从以上可看出,知识是分为有效、无效的知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脑的利用率并不高,而且大脑容量大体相同——也就是说,当你大脑中无效的知识过多,有效的知识相对就会被忘记一部分。
如何提高有效知识?
减少无效知识呗,如何减少呢?多去实践、多去验证,不要道听途说。
“听说那个人很厉害”,“听说做那个事很赚钱”,“听说那个人割韭菜”——这些都是无效知识,因为没有被验证过,当你习惯了吸收这样无效的知识,就会降低可存放有效知识在大脑中的存储空间。
正像我在演播厅写的文章“请做一名「杠精」”——凡事多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多去实践,才能检验到底哪些知识对你有效、对你无效。
经验差
经验差比较好理解。在你做一件事情时,由于你没有经验,那么大概率你会出错——随着你做的次数越来越多,就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形成了经验。
自媒体的经验差其实是最多的,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以为“全网粉丝量”怎样怎样;很多人都以为粉丝数多了就怎样怎样;很多人都以为文章需要互动才有阅读量;很多人都以为写知乎很难;很多人都以为写公众号很难……
如何避免经验差?
知识付费其实是很好的手段——就像丽莹说的,被割得多了,就避免出错的概率,掌握更多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
没有被割过韭菜的大V不是真大V
我记得有个知乎班同学,他写故事挺厉害,但是没人看,没有粉丝。后来参加了知乎全能写作班,跟知乎平台签约了,获得了流量,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如果他没有被割韭菜,没有签约,他能成功吗?显然不能。
我也是一个被割过韭菜的人,我因为被割韭菜而光荣——因为我可以总结这些踩过的坑,可以知道哪些知识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我甚至可以创新,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所有不承认自己是韭菜,也没有被割过韭菜的人永远是韭菜——如果有,那是天才,几率很小。